歼-10“击落”隐身战机靠的是什么 体系作战的威力!最近央视纪录片《攻坚》中有一段画面让人热血沸腾:一架歼-10C在对抗演练中成功“击落”了隐身战机。以往人们认为隐身战机是空中霸主,非隐身战机遇上它几乎毫无胜算。现在歼-10C的这一操作,相当于让“青铜”逆袭了“王者”。
很多人疑惑,歼-10C不是隐身战机,如何发现隐身目标?答案很简单——它不需要自己“看”。纪录片里展示了一个细节:飞行员全程保持雷达静默,直到预警机通过数据链传来目标坐标,才突然发射导弹。这就像游戏中队友开了全图挂,你闭着眼都能爆头。这里的“队友”包括空警-500预警机和歼-16D电子战机。
空警-500能在几百公里外发现隐身目标;歼-16D负责电磁压制,干扰对方雷达;高速数据链则实时传递信息。这套组合下,隐身战机再隐蔽也难以逃脱。飞行员总结道:“没有体系,单机就是活靶子;有了体系,歼-10C照样能打硬仗。”以前空战是单打独斗,现在是团队作战,隐身战机的优势在体系面前被大大削弱。
实战例子也有印巴空战。巴基斯坦使用类似中国的体系打法,零损失击落了印度空军六架战机。印度派出的苏-30MKI、阵风战机性能一流,但装备不兼容,无法协同作战。相反,巴基斯坦用中国造的ZDK-03预警机、歼-10CE、枭龙战机和红旗防空导弹,整个体系精准高效。印军战机刚升空,巴方就知道它的动向,自然能以逸待劳。
这场空战证明现代战争不是比谁的武器更贵,而是比谁的体系更顺。没有体系,再先进的战机也只是会飞的废铁。很多人关注战机的雷达、导弹,却忽略了数据链的作用。例如,中国海军的052B驱逐舰改装后能发射500公里的鹰击-12,依靠的是数据链升级,接收预警机和卫星传来的目标信息,不用自己“看”,也能打击超远程目标。
日本自卫队曾因F-15J雷达屏上出现30架“歼-20”而惊慌,结果发现是歼-16D电子战机搞的电磁幻术。美军也感到压力,F-35单机成本高昂,而歼-10C成本低且飞行成本仅为F-35的一半。如果用“体系+低成本战机”对抗高价隐身机,美军的财政将难以承受。美军连夜修改作战条例,要求加强体系协同,实际上是对中国这套打法的应对。
珠海航展上,歼-10CE、空警-500和歼-16D常一起亮相,被称为“铁三角”。预警机“看”,电子战机“扰”,歼-10C“打”,必要时加上无人机“耗”。彩虹-7无人机成本低,能挂8枚巡飞弹,专门对付航母战斗群。用十架无人机换一艘几十亿的宙斯盾舰,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。美军也在效仿,发展“忠诚僚机”无人机项目,想让无人机为F-35当挡箭牌。
现代战争不再是单一战机的对抗,而是体系间的较量。隐身战机也好,非隐身战机也罢,关键在于如何融入体系发挥作用。歼-10C能击落隐身机,并非它突然开挂,而是中国空军把体系作战玩明白了。现在再看美军F-22、F-35满世界飞,或许就没那么吓人了。毕竟在成熟的作战体系面前,再强的个体也难敌团队。中国空军用实际行动证明:空战规则正在被改写。
配资论坛登录入口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