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风呼啸,暴雨如注,英国北部的高速公路上几乎看不见人影。
组委会的紧急通知不断在参赛选手的手机上闪烁:"由于极端天气,比赛即时暂停。"然而在这片混乱中,有个骑着银色战车的家伙仍在固执前行。他就是伊恩,此刻正在完成一场看似不可能的任务——用一辆十年前的老爷车挑战1500公里的地狱路线。
组委会工作人员看着实时监控直摇头:"这家伙是不是疯了?"要知道"伦敦-爱丁堡-伦敦"这个四年一度的高难度赛事,往年能完成全程的都不到六成。今年遇到风暴"弗洛里斯"捣乱,比赛才进行到一半就被迫叫停。可偏偏这个新西兰来的固执鬼,硬是闷头骑完了全程,成为今年唯一通关的选手。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,他胯下那辆2014年出厂的崔克Madone 7.9,在当下这个碟刹和电变横行的时代,简直就是从博物馆里偷出来的老古董。
伊恩这辆战车的来历颇有意思。2021年他在二手市场淘到这辆52码的宝贝时,朋友们都笑他是不是脑子进水了。"花这么多钱买个老掉牙的车架?"可这辆采用H1几何的老伙计,硬是用实力证明了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。低趴的车头设计在狂风中稳如泰山,就像个经验丰富的老水手,在惊涛骇浪中依然能够把握方向。
说到刹车系统,伊恩的坚持让很多装备党直呼看不懂。在碟刹已经成为行业标配的今天,他仍旧死守着传统的轮圈刹车。"半夜三更在荒郊野地,碟刹要是出问题,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。"他后轮那个藏在中轴下方的刹车装置,简直就是雨天骑行的神器,再大的风雨也影响不到制动效果。有次在补给站,几个年轻人围着他的车指指点点,他头都不抬地甩出一句:"你们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,经得起1500公里的考验吗?"
变速系统更是简单到令人发指。十年前的禧玛诺6800机械变速组,搭配着临时救场的105牙盘,这种混搭风格在职业车手眼里估计连备用车都算不上。可就是这个看起来寒酸的组合,硬是扛住了13000米的累计爬升。"电变?没电了你打算用爱发电吗?"伊恩每次听到别人吹嘘电子变速时,都会忍不住冒出这句经典的吐槽。
说到装备选择,伊恩可是把"实用主义"四个字发挥到了极致。那对二手的Hunt轮组只花了350英镑,在他嘴里却比那些天价碳刀更香。"框高36的前轮在狂风中简直稳如老狗,那些60框高的花架子,怕是早就被吹得找不着北了。"轮胎换成了真空胎,胎压控制在70-75psi之间。这个决定来源于去年的惨痛教训,当时他600公里的训练骑下来换了五次内胎,气得差点把车子扔进河里。
车上的负重装备更是将"够用就好"的原则贯彻到底。两个加起来才20英镑的上管包装满了能量胶,车架包是费了老大劲才找到的小尺寸款。最绝的是那个藏在座管包里的电动打气筒,"这玩意儿贵是贵了点,但比起半夜三更在荒郊野地手动打气,那可真是救命的神器。"
要说这趟旅程最痛苦的记忆,莫过于屁股遭的那些罪。上次参赛后不得不做的痔疮手术,让伊恩在选座垫时格外谨慎。现在车上那个闪电Power Pro Elaston座垫,可是他用血泪教训换来的宝贝。"你们那些看着酷炫的座垫,能保证骑完1500公里还能坐着吃饭吗?"这句话已经成了他的口头禅。
在不到四天的时间里完成1500公里的壮举,光靠装备还不够,更重要的是骑手的意志力。当其他选手收到比赛暂停的通知就乖乖停下时,伊恩只是默默地把手机塞回口袋继续踩踏。"来都来了"这四个字,恐怕就是他最好的动力来源。这种倔劲儿让补给站的工作人员都竖起大拇指:"这才是真正的硬骨头!"
这辆2014年的战车在当下这个追求新科技的骑行圈里,活活上演了一出"老兵不死"的传奇。组委会的工作人员看着完赛数据直搓手:"早知道就该给这位爷单开个'复古组'的奖项。"而那些被淘汰的选手们,看着伊恩那辆其貌不扬的老爷车,估计都在心里琢磨:是不是该把家里落灰的老伙计拉出来遛遛了?
这篇文章就是想把快乐和正能量传达出去,没什么低俗或者不好的引导哈,如果有侵权情况就联系我们。
配资论坛登录入口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